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(SAE)亞太地區業務發展部主任加里·斯蓋德接受了記者的專訪。他認為,中國本土零部件企業發展很快,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技術應用。 1979年就進入中國的SAE,對中國本土企業有比較深入的了解。 加里說:“雖然中國零部件企業有著不可替代的成本優勢,但是在全球激烈競爭中,中國零部件企業還存在知識產權和技術應用問題!彼忉屨f,現在還沒有獲得技術的零部件企業面臨知識產權的挑戰,獲得技術的企業又苦于應用環節的問題。 加里為記者講了兩個他親身經歷的故事。一家在中國擁有15家工廠的內飾件公司,雖然擁有一條高水平的生產線,但是生產出的產品卻總有問題,不是表面有刮痕就是有氣泡。這家公司向SAE求助,SAE派去了化學原料專家和金屬材料專家,幫助他們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。 另一家汽車塑膠零部件生產商,生產線很先進,但是廢品率接近10%,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,產品的耐久度也比競爭對手差。SAE派出兩位專家到該公司提供技術合作服務。在實地考察后,專家提出了11項改進措施,對其生產方式、工作流程以及測試、測量和校準系統作了大量改進。 加里對記者說,這兩家企業盡管有基本的技術和設備,但在應用環節出現了問題。據了解,很多中國本土零部件企業面臨類似的困難。SAE希望利用自己的經驗,為這些企業提供幫助。 |